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從10年一修訂到每年更新

中新網9月23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 />
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水平整體躍升
中新網9月23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我們知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教育強國的鮮明標志。請問當前“雙一流”建設的情況如何?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十四五”正好是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期,我們統籌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趨勢加強布局,優化建設評價方式,強化多元投入保障,促進“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成效顯著。培養全國超過50%的碩士、80%的博士,承擔了90%以上的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任務,涌現出一批“挑大梁”的優秀人才。特別是聚焦卓越工程師這一戰略人才力量,前面我剛才也特別提到,工程碩博士的評價改革。我們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瞄準新質生產力對工程技術人才的新需求,從平臺、制度和機制上落實產教融合培養,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師資,共建課程,共同面對企業和市場提出的挑戰性創新課題,并共享成果,真正實現高校和企業的雙向奔赴。剛才我提到,過去都是以學位論文申請學位,我們作了重大改革,落實學位法,可以用專利、產品設計等創新成果申請獲得碩博士學位,在今年已經成為現實,我們將會繼續推進,這成為人才培養打破傳統評價標準、接軌創新發展需求的重要標志,也是教育評價改革的新突破。聚焦創新體系效能提升,“雙一流”建設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物質科學和空間科學等諸多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一大批關鍵技術服務于國家工程、大國重器,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聚焦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雙一流”建設高校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能力不斷增強,推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金融學》等系列原創性教材,承擔《(新編)中國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時,聚焦服務大國外交,“雙一流”建設高校持續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議題設置和規則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雙一流”建設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水平整體躍升。在“雙一流”建設的示范引領下,各地結合區域發展急需以及資源稟賦,還重點支持了400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學和1300多個優勢特色學科,呈現出奮勇爭先、爭創一流的蓬勃態勢。9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對口支援了116所中西部高校,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地區高校的辦學水平。這些充分表明,“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加強。同時,我們通過“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優勢企業的合作,共同建設面向中西部、面向國際合作的高等研究院這一新型平臺,精準聚焦區域主導產業和未來產業,匯聚全國范圍內的“雙一流”建設學科,產學研一體化聯合發展,加強教育科技人才建設,形成一流學科和高層次人才會聚中西部、支援中西部建設的新氣象。同時,我們還積極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方陣加速形成。社會都很關注在國際幾大排名系統當中我國高等教育的方位。我們不唯排名,但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國際可比的一些指標當中,中國的高校和學科在世界上已經成為一支極其重要的力量,這對我們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奠定了重要基礎,也是服務國家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并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同時大力加強高等學校分類改革和政策研究,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
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袁秀月)9月23日,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高校已經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此次發布會上,教育部介紹了“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進展成效。
懷進鵬表示,教育部持續推進擴優提質,義務教育全國2895個縣域實現基本均衡。隨遷子女、適齡殘疾兒童受教育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同時,大力推進縣中改革,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個百分點,達到了92%,今年學前一年免費惠及1200多萬兒童。中國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他還介紹,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達到現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此外,教育部繼續面向農村和脫貧地區考生實施重點高校專項招生計劃,累計錄取123.5萬人,促進了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公平。學生資助實現了各學段、各級各類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每年惠及學生約1.5億人次。
“‘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累計向社會輸送5500萬人才,這相當于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口總量,這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價值可想而知。職業教育供給了現代產業70%以上新增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懷進鵬表示,高校已經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為我國經濟保持韌性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
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上,懷進鵬介紹,在基礎教育方面,以縣中振興為推動,改變以升學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進行探索,淡化競爭、減少焦慮,高考綜合改革持續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實施。
在高等教育方面,依據學位法,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中,研究生可以用專利、產品設計、方案設計等創新性成果申請獲得學位,歷史性突破了學位授予“唯學位論文”限制;同時,給予高校青年教師長周期穩定支持成為現實,培育未來十年科技骨干力量;推進人才供需適配改革,學科專業目錄已經從10年前每10年修訂一次,到現在每年更新發布急需學科專業清單,并適時發布微專業、微學分,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這兩年多,學科專業點調整比例超過20%。
在職業教育方面,實施“新雙高”改革,大力推動辦學能力高水平和產教融合高質量,充分融合人才成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完善教師教育培訓體系,支持43所高水平大學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在數字教育方面,建成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7億多學習者、世界規模最大而且高質量的智慧教育平臺。推出了國家終身學習教育平臺,服務學習型社會構建。
此外,懷進鵬還介紹,“十四五”以來,教育部持續拓展深化開放合作,現在已經與1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關系。建立與東盟、中亞等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教育合作機制,打造中國—中亞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一批項目品牌。與亞非歐合作建成的36個“魯班工坊”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世界新名片。
“中國在數字與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教育正在以更高質量、更加開放、更有擔當的姿態,成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他表示。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4505.html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從10年一修訂到每年更新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印度易瑞沙哪里買現在多少錢一盒? 2025印度易瑞沙價格一覽
大吉大利:深圳鹽田區代還信用卡最便宜的地方,高效便捷服務
眉清目秀:南昌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全新代購途徑!老撾印度卡博替尼代購優惠價格(約1200元)一覽公開
操作秒到方法: 羊小咩享花卡提現教程, 超級實用提現方法!
頂天立地:上海寶山區墊還信用卡,自己套出來現金(教你5個操作方法)
篤學好古:蘋果id貸口子綁id下款,2024年蘋果id貸24小時下款
17步:京東白條額度怎么提出來的(教你5個操作方法)-知者
百分百:沈陽遼中套花唄找旗艦店,本地商家安全的很
分享:羊小咩享花卡額度怎么套出來?–?公布最新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