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日均“喝”油量多于喝奶量

2024年,圍繞“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題,聚焦我國居民當前突出的飲食消費不合理情況,著力減少食用油,增加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消費等,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制定了“減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并組織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居民的烹調油攝入量多于牛奶的攝入量。《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居民每標準人日烹調油攝入量為43.2克,遠超推薦量。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標準人指18歲從事輕體力活動的男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第1部分:宏量營養素》(WS/T578.1-2017),其能量需要量為2250千卡。
然而,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2018)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居民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量為27.9克/天,遠低于推薦量。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說,27.9克奶大約是27毫升牛奶,這個數據雖然是2018年的數據,但是近幾年,居民油的攝入量可能更多,而奶的攝入量更低了。在中國居民的飲食習慣里,奶屬于營養品,大眾攝入奶制品的習慣有待養成。
減油的重點在于減少烹調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以25-30克為宜。然而,目前我國居民烹調油平均攝入量已超出推薦量的1/3。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制定的“減油”核心信息指出,減油的重點在于減少烹調油。
“我們膳食來源里的脂肪(油)大約有54%來自烹調油,24%來自畜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梁棟說。
中國居民目前不僅烹調油的攝入量超標,總脂肪的攝入量也超出了推薦值。梁棟介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對于一般人群,總脂肪提供人體總能量的適宜范圍是20%-30%,但我國居民實際脂肪供能比的攝入已達到34.6%,超過適宜范圍上限4.6%。如果以成人每天所需能量2000千卡來計算,跟推薦上限相比,我國成人每天超量攝入脂肪約10克,一年約為3.6千克。
今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指出,肥胖癥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關于肥胖癥的成因,上述指南指出,過多攝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纖維的食物和飲料,通過刺激神經中樞攝食神經元,引發進食過量、進食行為不規律等不良飲食習慣,可導致肥胖癥。此外,長期高油、高糖膳食會破壞能量攝入消耗和脂肪合成分解平衡。
烹調油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梁棟說,因為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高于動物油,因此,烹調油應以植物油為主并經常更換種類,也可以兩三種同時換著食用。此外,還可以利用食材本身的油,如可以將五花肉中的油“煸”出來做菜,以減少額外烹調油的用量。
梁棟還提醒,生活中還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高油食品,如辣椒油、芝麻醬、沙拉醬、餅干等,大家要學會看營養標簽,選擇脂肪含量少的食品。另外,特別提醒家長,人的味覺是逐漸養成的,兒童青少年時期口味的養成非常重要。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健康飲食理念,養成清淡不油膩的飲食習慣。
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被稱為“田中之肉”
日常生活中的豆類有很多種,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與健康教育室副研究員丁彩翠介紹,按照營養成分分類,大豆類蛋白質含量高,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3種;雜豆類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雜豆包括赤豆、綠豆、豌豆、蠶豆、鷹嘴豆、蕓豆等。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所要求的“增豆”主要是指增大豆。
丁彩翠介紹,大豆被稱為“田中之肉”,大豆蛋白屬于優質蛋白,與動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相似,大豆還提供脂肪,而且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以含飽和脂肪酸為主的畜肉相比,大豆提供的脂肪更健康。相比之下,雜豆類的淀粉含量較高,以碳水為主,而脂肪含量較少。
“減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提示,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等發病風險,還有助于延緩老年人肌肉衰減。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15-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大豆制品。目前,我國2/3以上的居民未達到推薦攝入量,應適當增加。
丁彩翠提到了一些關于大豆的謠言。有謠言稱,大豆中含有雌激素,不適合兒童、男性吃。實際上,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屬于植物雌激素,不等于雌激素,而且大豆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很少。
還有謠言稱,大豆中嘌呤含量高,尿酸高的人不能吃豆腐、喝豆漿。丁彩翠對此辟謠:植物中的嘌呤,人體對其利用率低,而且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會繼續降低,深加工后的豆制品,含有的嘌呤量更低,因此高尿酸血癥人群及痛風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豆制品。
我國大多數居民奶的實際攝入量遠低于推薦量
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建議,每天應攝入300-500毫升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實際奶攝入量遠低于推薦量,鼓勵多攝入。
針對不少群眾認為自己喝牛奶乳糖不耐受的情況,阮光鋒解釋說,有不少乳糖吸收不良的人誤以為自己乳糖不耐受,而大部分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可以耐受12克乳糖,即可以喝250毫升牛奶。
此外,乳糖吸收不良和乳糖不耐受的人,都能喝牛奶。阮光鋒建議,可以少量多次地喝,逐步提高耐受;也可以和其他食物搭配攝入,給乳糖一個“減速帶”。隨著市面上的產品越來越豐富,還可以選擇無乳糖、低乳糖牛奶,以及酸奶、奶酪及其制品。
“減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提示,奶及奶制品中的鈣含量較高且易吸收,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攝入。
阮光鋒補充說,人體骨骼中鈣的堆積會在30歲左右達到頂峰,兒童時期和青年階段多喝奶,可以增加骨密度,減緩成年后鈣的流失速度。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居民膳食中缺乏乳品或其攝入量低是導致鈣、維生素A等營養素攝入不足的直接原因。建議大家多途徑增加奶及奶制品的攝入,如在烘焙、燉煮等烹飪過程中添加。除牛奶外,羊奶、馬奶、駝奶等也是奶及奶制品的重要組成,居民可根據需要選擇。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3-47351.html我國居民日均“喝”油量多于喝奶量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國際科創項目前沿大賽競技
關于延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1號)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
】進一步促進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
關于進一步做好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后半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春運發電〔2023〕5號)
賦予“公共品”屬性 安全科技迎來質變時刻
推動科技向善 把好倫理“方向盤”——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解讀《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
圖說外觀設計|一圖概覽外觀設計本國優先權制度
《國家重點低碳技術征集推廣實施方案》
大吉大利:深圳龍華區代還信用卡多年經營,高效便捷服務
天平:白條怎么套出來秒到商家,親測五種秒到有效方法
如登春臺:石家莊井陘礦區上門代還信用卡,最便宜的地方,高效便捷服務
如登春臺:杭州上城區代還信用卡墊還,真實商戶積分,大家都找他操作
清逸: 京東白條額度怎么取現 非常實用的五個簡單方法!
防火重要:DY月付額度怎么提現出來,9種辦法教你簡單操作流程
眉清目秀:杭州臨平區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喜從天降:杭州下城區代還信用卡取現,的6種刷法 (無視風控秒回款)
韋編三絕:蘋果id貸24小時下款,最新蘋果id貸款app
教程:白條怎么套出來自己用(白條無損自套詳細教程)-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