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為什么沒能征服日本這座“孤島”?

中國手機早已走向了世界,但在日本手機市場上,卻幾乎看不到中國品牌的身影。
近期,小米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在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在日本市場的出貨量實現359%的增長幅度,一舉躋身日本市場前三。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國際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也轉發了相關數據,表示“日本市場的突破還是非常困難,我們繼續加油!”
不過,細看這份排名,排名第三的小米手機,市占率只有6%,而排名第一的iPhone,市占率卻高達56%,是前者的9倍還多。
在東京留學的阿樂告訴DoNews,他印象中身邊幾乎九成的人都在用iPhone,并且「五年前也是這樣」,小米的線下門店很少見,“量販店里會有小米的攤位,但也不會有太多人。”
同樣在東京工作生活的文麗表示,日本這邊真正的“米粉”非常少,“雖然說越來越多的日本消費者開始了解到這個品牌,但總體來說,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仍無法與蘋果、三星等品牌相比。”
iPhone在日本“一家獨大”,背后的原因錯綜復雜,包括當地人的消費理念、地域文化差異、當地獨特的運營商環境等。這也讓日本,成為了中國手機難以征服的“孤島”。
01.鐘愛iPhone的日本
被日本消費者冷落的不只是中國品牌,就連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也被iPhone打的丟盔卸甲。
日本手機品牌也曾有過高光時刻,諾基亞當年最輝煌的時候進軍日本市場,卻不敵索尼和夏普,全線潰敗,于2008年退出日本市場。但現在,它們正逐漸陷入困境之中。
2023年,以富士通的手機業務為母體的FCNT(位于神奈川縣大和市)宣告破產,巴慕達(BALMUDA)已退出手機業務,京瓷則停止銷售個人用手機。
留在市場上的索尼和夏普也面臨著強勁的逆風。據日本調查公司MM綜研統計顯示,從2023年度上半年(4~9月)的手機出貨量(包括智能機在內的手機)來看,索尼同比下降49%,夏普同比下降39%。
在文麗看來,現在購買本土品牌的人,主要是出于「支持」的心理,“他們會接受過去長期的設定,對老品牌非常信任。”
而日本人之所以鐘愛iPhone,注重品質的消費理念是其一,其二是強烈的身份認同需求。
文麗告訴DoNews,日本人比較傾向于購買高質量、經久耐用的產品,一些設計細節甚至包裝、標簽,都會影響內心的滿足感,所以即使價格高一些,他們也愿意買單。
iPhone被引入日本,就被視為一種顛覆式創新的產品,其時尚科技定位與調性契合了日本人的審美需求。2023年,StrategyAnalytics曾發布過一份2022年第三季度日本智能手機暢銷機型TOP 10排行榜,清一色全是iPhone。
“當他們一旦認定了某種產品,就會建立較高的品牌忠誠度,復購率也非常高。”文麗補充道。
除了對品質的高要求外,iPhone的社交屬性也正中日本消費者下懷。“日本的文化環境需要人們建立身份需求,如果身邊大多數人都用iPhone,iPhone就會成為一種社交身份和象征,這也會增加品牌的用戶粘性。”文麗表示。
此外,蘋果會根據日本的網絡環境和支付方式,對iPhone的系統和服務進行了適配和優化。例如支持日本獨有的FeliCa支付功能的Apple Pay、支持常時顯示的ProMotion技術等。
正是依靠這些特質,iPhone在日本市場建立了一條很深的「護城河」。
據調查公司BCN的數據,?今年6月份,日本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大增29.3%,?而蘋果拿下超一半的市場份額,?連續4個月呈現增長態勢。?
02.“難啃”的日本市場
盧偉冰表示「日本市場的突破還是非常困難」,這一感受其他的中國手機品牌也深有體會。
在小米之前,也有中國手機品牌進軍日本市場,2018年,OPPO在日推出OPPO R11s,并在日本設立了OPPO的全球第六大研發中心;同年,華為手機進入日本市場,推出旗艦機Mate 20 Pro……現在在日本市場都漸漸沒有了存在感。
除了日本消費者鐘愛iPhone外,日本獨特的運營商環境也抵消了中國手機的價格優勢。
在日本,手機常常與服務捆綁銷售,用戶需要購買套餐才能享受手機折扣。這種方式讓消費者感覺像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手機。日本的手機卡也不像國內可以隨時注銷停機,用戶和運營商之間是要簽訂合約。如果提前解約,要支付一定數量的違約金。據文麗回憶,“一般就是以一個折扣價提供手機,但是要綁定兩年。”
也就是說,日本的運營商對手機銷售有著較大的控制權,可以決定手機的功能配置甚至是定價策略。日本的運營商會將高端手機本體或者高端手機的折扣券贈送給客戶,iPhone就是典型代表。這樣一來,所有的手機都有性價比,國產手機相對于iPhone的優勢幾乎被「封死」。
國產手機進軍日本的“打法”,在通信運營商的渠道深度綁定上有所欠缺。比如,小米最初進軍日本是通過網絡等自主銷售,而華為手機2019年在日本的份額之所以能上漲到5%,原因就在于對NTT DoCoMo等通信運營商渠道商的突破。
此外,日本運營商對手機定制化要求很高,會在手機上預裝自己的應用程序、服務和廣告,或者添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接口。因此,國產手機在日本只能是作為硬件廠商存在,難以進行本土化系統運營,甚至和本土一些廠家相比也不具備核心競爭優勢。
一位接近行業人士告訴DoNews,國產品牌在日本難以崛起,還有品牌形象、當地人固有觀念的原因。“日本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還是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其質量和服務不高。整體市場競爭也很激烈,低端機品牌知名度不夠,高端機又有蘋果和三星的競爭,使得國產品牌難以立足。”
03.曙光與長路
2019年10月1日,《改正電氣通信事業法》正式在日本實行,給日本手機市場帶來幾大變化:
要求運營商提供手機和通訊費分離的套餐選項
取消高額的手機合約解約金
禁止銷售有SIM卡鎖的手機
降低虛高的手機話費
當時來看,這些舉措使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市場將會變得更加「寬松」,小米也趁機開拓日本市場。2019年12月初,小米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首場發布會,Mi Note 10成為進入日本市場的首款產品。
不過,雖然《改正電氣通信事業法》推出,市場進一步放開,但受品牌的市場策略、服務質量、?價格、?個人需求等因素影響,依舊會有消費者會選擇綁定,小米進入日本市場后一直反響平平。
直到2023年,小米先是與軟銀合作推出小米12T Pro(Redmi K50 至尊版的變種版本),之后又把第一家小米之家開進了東京澀谷。今年5月,小米14 Ultra在日本市場正式上市,售價199900日元,約合人民幣9295元。
小米在鋪貨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宣發力度,不僅在東京、大阪等城市設有線下廣告,同時也投放了不少線上廣告,那段時間很多YouTuber都會針對小米14 Ultra主打的影像進行測試和體驗。
賣力宣發最終收獲了銷量,即使小米14 Ultra在日本僅提供一種配置,電池容量從國行容量的5300mAh縮減至5000mAh,甚至價格也遠超大陸市場定價,但在日本電商平臺依舊賣爆,表明其在日本市場的策略正在奏效。
不過文麗認為,如今小米在日本市場還未建立起用戶忠誠度。
“贏得日本市場還需要通過物聯網,但小米生態在國外不夠豐富,選擇少,僅依靠手機很難建立品牌認知,感覺還是很長路要走。”
目前日本智能家居市場大多已被SwitchBot占據。有意思的是,DoNews在查閱資料時發現:這家品牌之所以能俘獲日本人的心,一定程度上來自其類似iPhone的風格。
SwitchBot創始人及CEO李志晨曾在媒體專訪中表示,盡管電子產品層出不窮,且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依舊是早年的iPhone。“在那個時代,iPhone體現了如何將產品與技術、美感融合得渾然天成,如何給用戶帶來絲絲順滑的交互體驗。這也驅使了我從事這個行業。”
尾聲
日本手機市場的“難啃”,讓手機廠商們漸漸不談日本,加之近期日元疲軟,更是成為一個“雞肋”的市場。
但中國手機要謀求征服全球市場,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市場是避不開的,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這也是品牌出海的意義所在。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3-664.html中國手機為什么沒能征服日本這座“孤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解讀】《關于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解讀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實施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涉農貸款增值稅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66號)
【解讀】我國正加快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解讀】知識產權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企業〔2023〕213號)
【解讀】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答記者問
我國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路線圖”
2024年度市自然科學基金啟動申請
推動科技向善 把好倫理“方向盤”——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解讀《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
天津經開區與公檢法部門聯合發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
銳意進取:DY月付怎么套出來 - 推薦五個操作方法
最新解答:白條提現怎么找商家(二十四小時在線解答)-知者
新代購!2025阿昔替尼印度價格正式公布:約1980元一盒國內代購
喜從天降:上海松江區代還信用卡墊還,最便宜的地方,值得信任
小白必閱:DY分付額度如何弄出來今日完美的操作-
煙波: DY月付額度怎么取現 這些套路和流程值得大家防范!
眉清目秀:石家莊無極縣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風馳電掣:寧波鄞州上門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分享:羊小咩享花卡回收商家(分享幾個tx靠譜渠道)
歡欣鼓舞:青島膠州市代還信用卡取現,分享四大方法,最新操作秒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