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請8年不中,一位物理學副教授決定去養雞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孫滔
“又沒中!”
2023年8月24日,新疆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玉素甫·艾比布拉,在電腦前再次確認了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的結果。他的名字,一如過去七年那樣,再次缺席。一種巨大的失望涌上心頭,但這一次,失望中卻夾雜著一絲莫名的解脫。
八年了。每年,他都把巨大熱情投入到這個冷門的研究領域,希望能得到認可。在統計物理這個小眾的賽道上,他像個孤軍奮戰的騎士,前方是無盡的荊棘,身后是寥寥無幾的同行。而這第八次失敗,似乎成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一個他再也無法回避的轉折點。
失望之余,他心里升起了一個念頭:或許,是時候改變了。繼續在冷清的學科里孤軍奮戰,還是走出實驗室,尋找另一種可能?他很快想到了那段駐村的歲月——養雞的經歷。
說干就干!這位濃眉大眼、看起來甚是壯碩的維吾爾族博士找到駐村時認識的養雞的朋友。就這樣,他開啟了養雞生涯。
養雞的第一性原理
玉素甫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用“物理學副教授養雞”這個招牌,給自己找一個創業方向。
他曾作為駐村干部在喀什地區葉城縣工作兩年,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觸養雞。他發現,農民按照養牛羊的方式來養雞,于是他買來《高效養土雞新技術》這樣的書籍,幫助他們科學養殖。那也是他第一次養雞,在他的家鄉吐魯番,他只養過羊。
創業之初,他那些養雞的朋友并不認為一個物理學副教授就能把雞養好。但玉素甫有自己的理念。他要套用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來養雞。這個原理,在他看來就是——健康。他要保證雞的肉體和精神雙重健康。
為此,他和合伙人特意在烏魯木齊石人溝水庫旁租下一片山坡。這里陽光充足、風景優美,正是為了讓雞能擁有“快樂”的精神狀態。他堅持不籠養,讓幾千只雞在山坡上自由奔跑、刨土、打架、曬太陽。每天放出雞群時,那股撲棱撲棱的野勁,總讓玉素甫忍不住感慨:“有必要這么著急嘛!”
他堅信,如果雞能無拘無束地享受生活,它們的肉質和口感也必然會因此而改變。這是一種樸素的養殖經驗。但在他看來,卻是物理學中“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直觀體現。
他養的雞是當地土雞和蘆花雞雜交出來的品種,如今這個雞群已經多達5000只。養雞場距離新疆大學不過15分鐘車程,這也方便他上完課隨時過去。
不過,從2024年10月開始,玉素甫養雞這件事開始變得不單純了。
雞群的涌現
玉素甫當然沒忘記,自己還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博士。
2024年10月底,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統計物理與復雜系統論壇上,他見到了自己的博導周海軍。得知玉素甫在養雞后,周海軍告訴他,國外已經有人在研究羊群,甚至發表了不錯的論文。這立刻打開了玉素甫的腦洞。
例如,一位法國科學家在《自然-物理學》上發表論文指出,在集體運動階段,羊群會隨機選擇一只“臨時領頭羊”來引導隊伍。這樣的研究思想跟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帕里西有異曲同工之妙,后者正是在看似無序的鳥群飛行中找到了規律。
也正是在這個論壇上,玉素甫見到了喬治·帕里西。玉素甫決定繼承后者的思想,將之用于雞群研究。
此后,玉素甫沉浸在對雞群的觀察中。他對雞群的刨土行為著迷了,尤其是那種“嘟嘟嘟嘟”的節奏感,簡直像在跳舞。他還發現,當雞群數量足夠龐大時,它們的安全感大增,甚至不懼老鷹撲擊。這正是帕里西在鳥群研究中發現的涌現現象——當個體數量足夠大時,群體會展現出單個個體不具備的特性。
不過玉素甫補充說,這些現象需要在雞群回歸自然的狀態下去觀察,籠養的雞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觀察結果。
他研究的這門科學正是復雜性科學。從電子群體相互作用到生物群體的相互作用,當一個群體足夠大,就能涌現出令人驚奇的現象,研究者希望能從中提取到一些思想和規律。
如今,在導師的介紹下,他正與蘇州大學的教授合作進行研究。玉素甫很是振奮。他發現養雞不僅能帶來社會收益,還能為復雜性科學研究開辟新的視角。
一位副教授的艱難
能夠成為一位理論物理學副教授,玉素甫付出了很多。
今年47歲的玉素甫是吐魯番鄯善縣人。他在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漢語,到了讀大學的時候,需要先在新疆大學學兩年預科,主要是學漢語和英語,他之前沒學過英語。即使到今天,他的普通話仍然不夠自如,偶爾會停下來思考某個詞語的表達。至于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課,一直是以維語來學習的。玉素甫覺得,他的實驗動手能力一直欠缺。
不過他已經是周圍人群中的佼佼者。他有一個當教師的父親,母親也是高中畢業,家里一直支持他讀書。
他一直想學物理學,那樣可以抵達自然世界的本質,同時覺得自己做事直接,適合學理科。他一直希望走出新疆去讀大學,可惜西安理工大學當年在新疆并未招收物理專業,他被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錄取。
2002年畢業后,他面臨兩個工作機會:去農機站,或者去做中學教師。這時候玉素甫已經決定要考研究生,于是選擇了去鄯善縣一中做物理教師,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繼續學習。2009年從新疆大學碩士畢業后,他仍然想著深造,于是在2011年來到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攻讀理論統計物理博士。
在理論物理研究所,玉素甫經歷了一個脫胎換骨般的錘煉過程。他認識到了復雜系統,也建立了真正的物理學信仰。剛入學不久,在做老師布置的作業時,他找到導師,宣稱他發現牛頓定律錯了。直到重新推導后,他才發現是自己錯了。
玉素甫的博士生課題是關于自旋玻璃。那并不是一種玻璃,而是磁性合金材料的一種亞穩定狀態。這種超復雜和混亂的系統為研究復雜系統提供了物理模型。讀博4年間,他一直忙于給復雜系統建模。
可惜的是,這個研究方向在國內只有兩三個團隊在做。這就意味著,他很難得到更多同行的支持,就連這個領域的一區期刊都很稀缺。尤其是在新疆,從事統計物理研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2019年晉升副教授之后,玉素甫面臨沒有學生、項目不足的困境。而要晉升到正高級,他需要有國家項目、一區論文,但他都沒有。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是在駐村時出現的。
對一些同事而言,下鄉駐村可能會耽誤科研,但玉素甫反倒想明白了:既然在“卷”項目、“卷”論文的道路上很難勝出,何不借此機會換個思路?他意識到,理論研究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尋找收益或許是一條更踏實的路徑。
他反復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最終認為養雞、研究雞,是一條更踏實的路徑。
之所以選擇養雞,一是他在駐村時對養雞有了很多了解,他對養雞也越來越有感覺;二是養牛羊的投入成本太大;三是,他想讓新疆大盤雞變得更健康,盡量避免抗生素濫用和農藥殘留的危害。
最近他還想到,如果這個雞群的研究順利,說不定對無人機群的協同產生新的認識。
看到玉素甫在養雞,他的導師周海軍在朋友圈不無激動地寫道:“玉素甫·艾比布拉曾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在新疆大學工作,發展出利用統計物理思想養雞的理念,并付諸實踐,建立了散養基地,邊養雞邊研究雞群社會行為。祝愿玉素甫創業成功,創業與研究相輔相成!想嘗嘗的話,怎么下單呢?”
玉素甫沒有再遞交基金申請。他說,2023年就是最后一次。此后,他把更多時間留給了雞群和學生,也留給了自己。
“more is different”(多即不同)。這句來自諾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的名言,是復雜性系統的第一性原理,也是玉素甫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過去,他只在公式和模型中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當粒子數量足夠多時,系統會涌現出新的、不可預測的特性。但現在,他終于在眼前的這群雞身上,真正看到了這句話的具象化。當雞群規模龐大時,它們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展現出單只雞無法擁有的智慧與力量。
這句話如今更是一種人生信念。當放棄一條看似正確的科研道路后,他或許能用另一種方式找到自己的人生新方向。
*文中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4503.html基金申請8年不中,一位物理學副教授決定去養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申報】關于發布《2024年北京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申報】關于征集2024年豐臺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咨詢服務承辦機構的公告
【公示】關于對2023年通州區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第十二批)進行公示的通知
【解讀】提升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看點解析
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通裝〔2023〕268號)
【解讀】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就《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接受專訪
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知惠行”專項活動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3〕45號)
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效全分解水制氫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高精尖產業人才創新創業實施辦法(2.0版)
《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總體方案》
聚萬昌:關于蘋果id貸,蘋果id貸款步驟如下
天平:京東去哪找套白條的商家,輕松7種流程方法
安全操作:DY月付提現渠道
如登春臺:青島膠州市代還信用卡取現,可長期幫還,多年經驗誠信
如登春臺:鄭州二七區墊還信用卡,多年經營,流程簡單高效
2025印度索托拉西布真實成交價格!官方終于公布國內yb及代購報價
頭條:羊小咩便荔卡回收商家(二十四小時在線解答)
喜從天降:上海松江區墊還信用卡,秒到賬(當面秒結算)
微信分付是怎么提取到微信的《分付套取現金最佳方法》
韶華:白條套取提現到微信方法(本人親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