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蘋果Q3:iPhone賣不動、AI被罵慘

如果說喬布斯打造的蘋果是藝術品,那么庫克打造的蘋果就是暢銷品。
蘋果最新一季的財報出爐,這家公司還是那么能賺錢。 2024財年第3財季(第2季度,截至2024年6月29日),蘋果總營收857.77億美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214.48億美元,同比增長7.9%。
圖源:蘋果財報
按收入類型來看,iPhone和軟件服務是營收的大頭,占整體的比例分別為46%和28%,但同比卻是一降一升:
iPhone收入為392.96億美元,同比下降0.94%;
Mac收入為70.09億美元,同比增長2.4%;
iPad收入為71.62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可穿戴、智能家居和相關配件業務收入為80.97億美元,同比下降2.3%;
軟件服務收入為24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
圖源:@EconomyApp
iPhone賣不動了?
全球手機市場正進一步復蘇。據IDC數據,2024年Q2,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5%至2.85億臺。其中,iPhone出貨量雖同比增長1.5%,但其市場份額卻從16.6%下降到了15.8%。
分地區來看,拖了iPhone出貨量“后腿”的,就是中國大陸市場(大中華區)。大中華區是蘋果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本財季卻成為蘋果唯一營收下降的市場,為147.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57.58億美元下降6.5%。
更糟糕的是,這已經是蘋果連續第四個季度在大中華區遭遇營收同比下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手機市場本季度的表現明顯好于全球手機市場,據Canalys統計,2024年Q2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0%,重回7000萬臺水平。刨去中國市場,全球手機出貨量的同比增速經計算僅為5.5%。
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iPhone的市場份額逆勢下降,甚至退至第六名,首次出現了國產手機包攬前五席的罕見一幕。
最終體現在全球手機市場上,iPhone的市場份額被國產品牌取代。小米和vivo本季度出貨量都暴漲超過20%,前者出貨量距離蘋果只有一步之遙。
面對iPhone在華的頹勢,庫克沒有特別作出解釋,倒是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
(本季度)大中華區iPhone安裝基數創下紀錄,而Mac和iPad大多數客戶都是首次購買。我們對長期前景非常有信心。
蘋果的「信心」究竟來自哪里,我們不得而知。但憑心而論,iPhone確實具有較強的優勢。目前讓消費者依舊愿意為iPhone買單,理由估計有兩方面因素。
其一,iPhone的視頻錄制能力還是過硬,盡管主流市場上部分高端安卓旗艦都是大底主攝,但拍視頻卻不如iPhone,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這一點很吸引專業人士。另一方面,就是關鍵的iOS生態,除了有極強的安全與隱私保護之外,配合續航、UI設計的更新體驗,也能吸引大批用戶。
與此同時,iPhone也面臨著巨大的瓶頸,例如創新不足、售價昂貴等,新品銷量與過往相比始終不溫不火。
為擺脫這一局面,「降價」成為蘋果的應對策略。比如,iPhone15上市一周就破發,上市半年降價超1000元,今年3月份降價1500元,今年5月份再降價2000迎戰618,618大促后期進一步降價2350元——降價似乎就是iPhone15上市以來的主旋律。
通過一降再降的方式,蘋果挽回了不少市場。畢竟比起蘋果的創新力不足,其他廠商也只是在外觀、拍照方面升級,并沒有實際上的突破。再加上部分安卓高端旗艦的芯片能力不如iPhone,但價格卻要比后者(降價后的)昂貴,蘋果反而成為高端機中的「性價比自選」。
軟件服務猛增
相比iPhone的頹勢,軟件服務成為蘋果重要的增量板塊。
縱觀蘋果的財報,2015年以來,蘋果的服務類收入便持續增長,這一財季更是達到242.1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蘋果軟件服務收入包括 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Apple Pay、Apple Card、廣告和 AppleCare 等,其中App Store收入包含“蘋果稅”,是軟件服務類收入中占比最高的單項。
所謂“蘋果稅”,是指蘋果對App Store上所有應用的數字內容消費,抽取15%~30%的傭金。當用戶下載App或在App內部購買數字商品或服務時,蘋果會扣留交易金額的一部分作為“過路費”,再將剩下的資金轉給相應的App開發者。
受益于“蘋果稅”等高毛利收入,軟件服務業務毛利率保持在74%的高位水平,并帶動蘋果整體毛利率超46%。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蘋果稅”的主要來源國之一。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統計,2023年“蘋果稅”在全球大約收入22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08億元),僅在中國就收入超過400億人民幣。
中國開發者被蘋果執行著全球最為嚴苛的“蘋果稅”制度,分析機構Analysis Group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超90%的大型開發者(收入超過100萬美元)需遵守全球通用的30%蘋果稅率,剩下不到10%的小型開發者(收入在100萬美元一下)需繳納15%的收入作為傭金。
面對蘋果的霸王條款,“苦蘋果稅”久已的開發者們暫無還擊之力。每每出現可能切付費環節的應用,蘋果都會迅速采取下架等手段進行壓制。例如2023年,米哈游就因“切支付”被蘋果下架應用,更早的2017年,蘋果與微信因“打賞功能”起爭端,導致該功能在iOS版被關閉長達半年之久。
就在近日,蘋果又被曝出正加大對騰訊、字節跳動的施壓力度,要求兩家公司配合封堵微信、DY中的支付漏洞,否則將拒絕微信和DY后續在 App Store 上架更新。
不過,用戶數量是軟件服務收入的基礎,隨著iPhone銷量增長放緩,軟件服務業務的天花板可能也將出現。
8月6日,引彭博社消息,環球音樂集團在最近的采訪中指出,蘋果的Apple Music等流媒體服務的用戶增長似乎遇到了瓶頸。
蘋果公司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當時Apple Music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6000萬,但自那以后,蘋果便沒有再更新過這一數據。這一情況可能意味著,到了2024年,即五年后的今天,Apple Music的用戶數量可能仍然未能突破7000萬的大關。
有點AI,但不多
AI,可以說是目前所有終端的2.0里程碑。業界較為普遍的觀點是,接下來iPhone想要實現翻盤,AI是關鍵的一環。
財報會上,在被問到“什么會影響iPhone更換周期”的問題時,庫克也毫不掩飾地指出:蘋果智能。
可是現實比較尷尬,對比國內華為、小米、榮耀等廠商,蘋果AI的步伐已經落后了一截。另外,在全球市場中蘋果AI的適用地區也十分有限,比如關于什么時候在中國推出的問題,庫克就給出了一番模糊的回答:
我們的目標是快速行動,因為我們的目標始終是必須為每個人提供功能。我們首先了解監管要求,然后才能承諾這樣做并承諾時間表。
本就落后對手大半年的蘋果,以當下的進度可能還得“跳票”一段時間,就算按照原計劃上線,目前蘋果AI的表現恐怕也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因為其部分AI功能已被網友狠狠吐槽了。
就在剛剛推出的iOS 18.1開發者測試版中,Apple Intelligence首次亮相,主要圍繞寫作工具(Writing Tools)、新Siri、相冊等方面,以及終于到來的通話錄音,但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但有網友表示,在處理一些簡單的語句時,寫作工具Writing Tools的表現卻令人失望。
據蘋果介紹,Writing Tools讓用戶能在幾乎任何場景下對文本進行改寫、校對和摘要。不過,一位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使用Apple Intelligence改寫含有粗口的短信的嘗試,結果AI生成的內容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委婉效果,反而讓原本的表達變得更加尷尬和不恰當。
這一事件迅速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稱這個AI工具“有毒”、“很尬”,甚至有人諷刺說這是蘋果添加了什么“街頭AI”來嘲諷Siri。
Writing Tools的表現,讓不少人懷疑,蘋果是否真的有能力迎接AI時代的到來?連日常對話中的委婉表達都無法好好處理,又如何能在復雜的寫作場景中滿足用戶需求?
在iOS 18.1開發者測試版中,還有不少蘋果在今年6月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介紹的AI功能未上線。庫克在財報會上明確表示,在 WWDC 中展示的功能,并不會一塊兒在 iOS 18 里出現,部分功能「有可能成為 iOS 19 的一部分」。
好在,蘋果AI不是空中樓閣,它正在向我們走來。而關于AI的布局,或許會改變蘋果固有的商業思維。阿里云創始人王堅曾如此預測:“因為有了人工智能技術,蘋果會不一樣,只有不一樣才可以在市場上活得更好。”
結語
蘋果這次的成績單不好不壞、喜憂參半,客觀地說,能在大環境中獲得這樣的增長實屬難得。但是,科技圈早已經不是過往一家獨大的局面。
對于2024年第4財季(截至9月)的業績展望,蘋果變得非常謹慎,僅簡單地表示“預計整體銷售額將與第3財季大致持平”。
作為目前唯一市值達到3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蘋果已經少了那份「強得可怕」的氣質。長期追蹤報道蘋果的彭博社記者馬克·古曼(Mark Gurman)在財報會后如此評論:
“從財務角度看,蘋果公司一切都很好,但這家公司的創新步伐已大不如前。在未來兩三年的蘋果產品路線中,我看不到任何改變游戲規則的產品,任何新的、有意義的東西,或許要到2027年左右才會推出。”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3-530.html透視蘋果Q3:iPhone賣不動、AI被罵慘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申報】關于申報人才引進及培訓測評服務補貼的通知
關于公布2023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名單和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復核評價結果的通知(工信部科函〔2024〕7號)
【解讀】我國正加快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我國昆蟲學科技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一周前沿科技盤點〔77〕丨激光萬般絢爛,“10拍瓦上限”突破;絕美的大質量原恒星團,并非朝夕“養成”
我學者觀測到一類高階非厄米奇異點結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2199號建議的答復
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技術要求調整
圖說外觀設計|局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概覽
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 中國科協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通知
聚優閣:聯勝回租蘋果id貸下載,蘋果id貸款app
萬事達:蘋果id貸,蘋果id貸款口子2025期限長點的
銳意進取:螞蟻花唄額度怎么提現出來(試試這三個操作步驟)
大吉大利:廣州花都區代還信用卡墊還,最便宜的地方,多年經驗誠信
如登春臺:杭州富陽區代還信用卡專業公司可靠,大家都找他操作
“蛇茅”加快投放節奏,茅臺真正的戰略意圖是什么?
大吉大利:東莞代還信用卡取現,放心的選擇,高效便捷服務
更新?卡培他濱印度有仿的嗎?印度版卡培他濱代購價格(售價)一覽表!
大環境~微信分付一次可以套線多少—分付簡單“4個步驟”打造秒到賬
嚴冬:成都市區代還信用卡操作5個方法(2024已更新最新流程)